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按照市委统一安排,市领导连日来密集走访外贸外资企业,了解企业情况,听取意见建议,回应企业发展诉求,解决企业实际困难,进一步帮助企业准确掌握外部环境变化新情况,增强在丽企业坚定应对外部挑战的信心和决心,共同推动外经贸高质量发展,以丽水的“稳”和“进”为全省大局多作贡献。
4月25日和28日,市委书记吴舜泽主持召开了全市外贸企业座谈会,并赴龙泉实地走访调研浙江松信汽车空调配件有限公司、龙泉市匠人青瓷有限公司(蒋氏刀剑)。他强调,各地各部门要践行“企业家夸,才是真的夸”的理念,以超常规工作应对超预期形势,与企业风雨同舟、携手与共,打好“稳拓调优”组合拳,扎实推动各项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更好为企业发展加油助力、排忧解难。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企业要保持发展定力,坚定发展信心,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5月4日,市委副书记、市长朱林森赴青田球豹阀门配件有限公司、浙江展风鞋业有限公司和浙江瑞兴阀门有限公司走访调研,仔细了解企业近期经营状况以及出口贸易遇到的困难,与企业负责人一道分析对外贸易形势,梳理应对策略,鼓励企业继续坚定信心,主动应变,不断提升企业产品自身竞争力。同时现场为企业解决希望增加参展展位、降低企业成本等具体问题。
市领导李锋、楼志坚、于会游、楼琅坚、刘志伟、周和平等先后前往松阳华威门业、浙江凯恩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中广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友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万邦鞋业有限公司、瓯宝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和县扎西进出口有限公司、浙江嘉宏运动器材有限公司、浙江天喜厨电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实地走访调研,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认真听取企业外贸和生产经营情况介绍,以现场办公等多种形式,实打实地解决企业具体困难和问题。
“2024年,丽水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400亿元,达到423.8亿元,同比增长12.4%。”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市领导密集走访调研外贸外资企业,带着政策去,揣着问题回,勉励企业沉着冷静、坚定信心,做到心中有底、手中有策,为我市外贸高质量发展安上了一个超常规、勇往直前的强大引擎。同时,今年以来,丽水也一直在通过迭代升级外贸政策、完善外贸服务机制,确保政策供给有实效,为企服务出实招,引导和鼓励企业扬帆出海。
面对外贸外资企业遇到的新问题、新困难,我市成立支持外经贸高质量发展指挥部,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分别结对联系出口重点企业,建立企业问题闭环解决机制,落实重点企业“一企一策”政策措施。今年1月至4月,我市外贸出口126.9亿元,同比增长25.0%,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其中,对东盟出口16.6亿元,增长32.3%,对中东出口13.4亿元,增长56.2%。
丽水政企同向合力,从华侨反哺、跨境电商、联动降本、点单帮扶、人力资源、巧用规则、新赛道拓展、文旅宣联动等方面形成协同,探索出“危中寻机、闯关破局”的突围“八法”,为全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探索丽水实践。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充分利用华侨优势,拓展境内外供需对接渠道,将华侨本地仓变为我省海外仓,整合全球资源开拓国际市场,取得积极进展。通过梳理“丽水好物供应清单”和“海外侨商需求清单”,4月3日举办“中国好物 青田出海”活动,促成36个意向跨境合作。依托青田华侨海外仓贸易促进会,发挥华侨在西班牙、巴西等23个国家和地区自建119个华侨海外仓作用,有效缩短跨境物流周期。
企业家夸,才是真的夸。西班牙中欧贸易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叠加保税仓和华侨仓的优势,货物中转速度大大缩短。
“政府想在细微处,也给了企业发展信心。”云和诚创精密机械负责人告诉记者,政府对企业用能成本高的问题给出了实打实的解决方案——免收基本电费,预计企业半年可节约46万元。
三田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多亏了政府部门的协调,金融机构优化办事流程、大幅缩短办事期限,企业的“3000万元设备更新再贷款审批”顺利完成,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
目前,市、县两级领导已带队赴33家次企业上门服务,向120多家企业发放助企服务“大礼包”。
外贸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稳定经济、推动发展、促进就业具有重要作用。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一以贯之把落实工作抓在手上,把责任担当扛在肩上,始终和广大企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全力打好工作、政策、服务组合拳。当前,对企业而言,“一企一策”的精准帮扶政策已经取得实效,政府全心全意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的诚意已然清晰可见,只有政企同心、携手共进,才能更加坚定应对外部挑战的信心和决心,真正以丽水外经贸工作的“稳”和“进”为全省大局多作贡献。